查看原文
其他

旅游公共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?华略智库李文接受《中国财经报》采访



作者:李文 华略智库文商旅研究院研究员来源:《中国财经报》
近日,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这一文件出台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?有何特点和亮点?日前,华略智库文商旅研究院研究员李文接受了《中国财经报》的采访,就上述问题给出了她的专业见解,一起来看!全文3201字,阅读约9分钟




《中国财经报》: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在您看来,这一文件出台的背景和原因有哪些?《指导意见》有哪些突出特点和亮点?





华略智库研究员李文:

《指导意见》出台的背景和原因。

1、响应新战略,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。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,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,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。5月17日,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京召开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,加快建设旅游强国,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其中,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工作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重要内容。

2、满足新期待,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旅游需求的多元化、个性化、复合化、品质化特征更加突出,旅游需求的迭代和演进速度日益加快,对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比如,Z世代强调参与感,彰显个性化,更注重内容体验;银发消费族偏好即看即买的体验、简单便利的操作、直观易理解的产品展示。在此背景下,旅游产品的丰富性、多样性亟待提高,旅游服务的体验感、交互感也亟待加强。

3、应对新挑战,破解旅游短板弱项的关键抓手。近年来,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服务设施不断完善,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但是,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相比,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仍存在诸多短板和弱项,特别是假日及高峰期旅游出行难、停车难、入园难、赏景难、如厕难等问题尤为突显。

《指导意见》的突出特点和亮点。

1、明确“四个明显”总体目标和“5+15”主要任务。《指导意见》提出利用3到5年时间,基本建成结构完备、标准健全、运行顺畅、优质高效,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。具体体现在“四个明显”,即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明显扩大,服务效能明显提升,对薄弱领域、高峰时段和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,人民群众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。同时,明确了五大方面15项主要任务,涵盖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、旅游公共交通服务、旅游应急救援服务、旅游惠民便民服务,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等多个领域,为旅游公共服务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方向。

2、突出“9+1”项目带动和重点突破。明确推动实施“九大工程和一大行动”,包括旅游咨询服务拓展工程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、国家旅游风景道工程、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工程、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工程、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、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、公共文化服务进旅游场所工程、城乡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,以及主要针对外国游客的外语标识牌规范化建设行动。这些工程以重大项目为抓手,聚焦重点地区、重点环节、重点时段,通过示范引领和重点突破,带动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。

3、注重标准建设和监督管理。《指导意见》提出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出台,为各地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业务指导。同时,还强调要加强监督检查,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,推动地方部门落实主体责任,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地。



《中国财经报》:经过近些年的努力,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服务设施不断完善,但仍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弱项。据您了解,我国旅游公共服务还有哪些亟需补短板之处?




华略智库研究员李文:

1、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。我国旅游景区“多”而不“强”,缺乏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模式。目前,全国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1.57万家,其中5A级旅游景区339家,占比仅为2.16%。大多数景区仍停留在游览观光层面,观光产品特色不突出、同质化严重,旅游商品、建筑风格、开发项目极大的雷同使得许多旅游特色小镇“千镇一面”。既要解决“有没有”的问题,也要关心“好不好、满意不满意”的问题,才能更好地匹配游客高品质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,真正把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。

2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不高。目前,国内大部分景区的数字化、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,智慧景区主要停留在刷手机入园、安装摄像头远程观察景区接待实况等入门级的水平。数字化服务质量有待提升。例如,数字化导览系统的定位和地图更新速度较慢,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等技术效果不尽如人意,数字化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需要改进。

3、旅游公共服务精细化程度不够。老龄旅游服务体系尚不健全。全国老龄委的调查显示,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%以上。目前,社会老年旅游服务意识较为薄弱,很多旅行社更多地将旅游行程的受众对象定位为大众旅游,缺乏符合老年人心理特征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旅游产品。信息技术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计尚未普及,导致老年人陷入“数字鸿沟”困境。

入境旅游便利化亟待提升。随着中国免签“朋友圈”有序扩容,国际航班班次增加,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意愿提升。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入境外国人1463.5万人次,同比增长152.7%。然而,随着无现金支付习惯越来越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,很多景区、商圈以移动支付为主,不支持信用卡付款,导致一些习惯信用卡的境外游客在打车、购物、就餐等环节频频遇到阻碍。



《中国财经报》:旅游对消费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。《指导意见》提出了系列关键措施来推动旅游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,您认为,通过提质旅游公共服务,能够对扩大和刺激消费起到哪些积极作用?




华略智库研究员李文:旅游作为社会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,发挥着磁吸引流、起势聚能、迭代焕新的重要作用。

1、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。高品质的旅游公共服务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良好的形象能够吸引更多游客,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,进而促进消费增长。比如,上海市在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过程中,通过购票、指引、导览、联动、登船5项便利化措施,全面提升黄浦江沿线文旅公共服务水平,得到游客的普遍赞誉。

2、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信心。优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,比如,加强旅游厕所、旅游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舒适度和便利性,从而增强游客的消费意愿。完善旅游信息服务,通过优化线下旅游服务中心布局和加强线上旅游公共信息服务,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、准确、及时的旅游信息,帮助游客更好地规划行程,提高消费满意度。

3、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提质升级。提质旅游公共服务关乎到旅游业的全面升级,包括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娱乐、体育、会展等各个层面。这种升级不仅能够提升游客体验,还能推动旅游业向更高质量、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,从而创造出更多消费机会。比如,近期开幕的“上海之夏”国际消费季,深度联动商旅文体展,重点推出包括古埃及文明大展、上海国际邮轮节、小红书马路生活节、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、首届上海国际电音节、上海旅游节、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等7大标杆活动。这些大型活动的集中举办,均依托于上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的坚实基础。



《中国财经报》: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引导和市场力量的参与。要确保《指导意见》中的举措落地见效,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?




华略智库研究员李文:

1、强化政策支持引导。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,成立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领导小组或工作组,支持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信息共享。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支持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政策措施,如土地支持、资金扶持、产业政策等。整合部门力量,出台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,明确责任主体、时间表、路线图,确保各项任务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。

2、探索政企合作共建。通过行业共享、地企共建、文旅融合和社会参与等多元模式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供给。创新探索“商旅文体共创”发展模式,建立商旅文体联盟,吸引旅游、消费、文化、体育、金融等头部企业参与,深度整合文旅资源和商业设施,加快商旅文体跨域融合和多元合作,构建集政企互通、资源互享、平台互促、流量互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共创体系。

*题图来源:pixabay



  更多精彩视频,欢迎关注【华略智库视频号】 

*商务合作/转载:添加官方微信号HUALUEZK,或拨打电话021-68881689*投稿邮箱:fengyy@hualue.com*简历投递:diana_jianli@hualue.com

【往期精选】
喜欢我们,记得点赞+在看哦!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上海华略智库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